音樂教育學院器樂教育系是音樂教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是現代器樂演奏新形式的開拓者,引領者,創新者。我系以新民樂工作室、融合樂隊工作室、雙鋼琴工作室及重奏工作室四大工作室為教學體系支撐,著力培養掌握系統音樂表演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并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出色的音樂技能和音樂教育及管理水平的應用型、復合型、原創型藝術人才。
作為首都北京重要的文化力量,新民樂組合及現代器樂組合多次參與CCTV風華國樂欄目,弦樂團參與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錄制。器樂教育系師生們參加了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國慶六十周年文藝晚會、70周年大閱兵、央視“江山如畫”交響音樂會——獻禮祖國73周年華誕、央視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等多種活動。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與實踐中,器樂教學系始終堅持“表演教育相結合”,探索與時代接軌、與社會接軌、與市場接軌的創新型器樂表演及教學形式。通過定期舉辦的各種形式的演出及活動,我系不斷摸索、創新,以演促練,形成了由師生共同建立起的積極良好學習氛圍。
★專業師資★
器樂教育系現有教師二十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職稱、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據90%以上比例。教師均為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俄羅斯拉赫馬尼諾夫國立音樂學院、烏克蘭敖德薩國立A.V.涅日丹諾娃音樂學院、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學、法國國立賽爾齊音樂學院、徳國kassel音樂學院等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的中青年演奏家,并有任職于中國歌劇舞劇院、北京交響樂團的演奏家組成的精英教師團隊,為學生長期參加國際比賽、交流、深造、讀研等提供了優勢的資源和便捷的路徑。
★教學與實踐活動★
器樂教育系以專業小課為基礎,以新民樂工作室、融合樂隊工作室、雙鋼琴工作室及重奏工作室四大工作室為架構。同時開設了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文化與作品賞析、藝術學概論等專業基礎課,還開設了鋼琴基礎、即興伴奏、聲樂選修、形體與舞蹈、教育案例分析、教育心理案例分析、教師儀態與語言表達、個性化教學策略與實施等教學方面的特色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始終堅持“表演教育相結合”,構成經典教學體系與現代教學方式相互促進的特色辦學模式。
在教學的同時,以定期的北京現代音樂藝術節、新民樂專場音樂會、古典薩克斯專場音樂會,無限翻奏大賽及各教師年度音樂會為實踐,以演促練,不斷創新。
★教學設施★
器樂教育系擁有先進的硬件教學設施及排練場地。教學區共有教師琴房20間,其中雙鋼琴琴房3間、排練廳1間、音樂廳1間。另有多媒體教室2間;音樂廳及排練廳內配備三角鋼琴,YAMAHA專業音響、教學設備等。琴房教學區還配備有樂器電子儲藏柜22組。
學院還設有舞蹈排練廳、電鋼琴教室、計算機教室,以及演播大廳、黑匣子劇場等專業演出場館,可滿足學生日常排練、比賽及匯報演出。
★優秀校友★
器樂教育系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二十余年中,不斷向社會輸送國內外知名音樂學府的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各類樂團演奏員、中小學及音樂培訓連鎖機構教師和藝術運營機構創業者等優秀畢業生
托婭(二胡、京胡專業,東方演藝集團演員,曾獲全國室內樂組合組金獎)、陳一歌(女子水晶樂坊琵琶首席)、謝東岳(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徐蔚琳(赴俄羅斯留學研究生的公派鋼琴專業第一名)、邱滌凡(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在讀博士)、沈曉妮(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博士)、單秋實(烏克蘭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系在碩士)、劉佳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碩士研究生)、韓琳琪(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樊小雨(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系碩士)、劉濤(煙臺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客座講師)、馬霖(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樂團教師)、李航(敦善青年管樂團上低音薩克斯演奏員,朝陽區酒仙橋中心小學、海淀區太平路小學、通州區永順小學、育才小學、運河中學等管樂團薩克斯教師)、林素素(溫州市創辦自己的鋼琴學校)、盧美娟(浙江省金華市創辦自己的鋼琴學校)、薛冰心(蘇州市創辦自己的音樂培訓機構)、郭超群(黑龍江省創辦自己的鋼琴培訓機構)林毅浩(深圳市創辦自己的音樂培訓機構)
在學院整體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器樂教育系通過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既保留國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特點又具有超強市場適應性的互補教學模式,受到國內音樂教育領域的普遍關注和重視。